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
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,更是关系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指标。
2021年,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,以市民身边的事、关心的事为着力点,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、完善城市功能与改善民生相结合,把重点工程建设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,全力把推动城市发展的过程变成回应群众期盼、增进民生福祉的过程,让广大市民共享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成果。
日前,走进城区钟家庄街道办事处望川楼社区晋回路东二巷,只见居民楼宇墙壁粉刷干净,原本遍布多处的“空中蜘蛛网”已不见踪影,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内,还栽植了不同品种的草本花卉,街道环境面貌焕然一新。
据了解,晋回路东二巷修建年代早,周边商户、居住人员密集,是中心城区“人气旺盛”的老旧街道之一。
在整治中,望川楼社区结合辖区实际,因地制宜、对症下药、精准施策,在原有绿化空地的基础上见缝插花,栽种具有观赏性的花卉。通过有效举措,彻底解决了基础设施不完善、群众身边“脏乱差”的问题,打造出干净整洁、文明有序、功能齐全的社区环境。
背街虽背,却是居民进出必经通道;小巷虽小,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。去年,我市对424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整治提升,改变了市区群众出门难、出门脏、出门堵的历史。
道路是城市的命脉。
去年,我市积极解决市民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,打通“断头路”、畅通微循环,古书院街、泰欣街、上辇街改造、佑安街等12条道路建成通车,有效改善和优化城市路网结构,实现外联内畅,缓解了交通压力,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。
七叉口连通工程方便了周边市民出行,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;太行路中段的贯通有效缓减市区南北交通压力,为周边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;丹河快线“1+3”扫尾整改工程形成了丹河新城、晋城高铁东站内外畅通、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体系;商业中心区环路疏通了老城区道路,缓解新市街、黄华街和红星街的交通压力,形成道路微循环;古书院街连接了景西路和建设北路;泰欣街、上辇街的改造改变了道路等级低、年久破损严重的面貌……
随着这些道路的不断延伸、改造,一条条城市“血脉”正在畅通。
与此同时,我市还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,全市列入改造的121个老旧小区全部开工建设,其中12个项目(小区)基本完工。
过去脏乱差,如今洁净美。近日,走进改造后的凤庆和凤翔小区,新铺好的柏油路面,粉刷一新的楼道墙面,干净整洁的人行道,整齐施划的停车位……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。